2025-06-17    鄂州文明网
5月23日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,授予3316个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。其中,我市梁子湖区东沟镇余湾村因工作基础扎实、创建成效突出、群众高度认可、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作用,荣膺“全国文明村”称号。
01党员邻长志愿服务:织密文明治理网格
走进余湾村,“党员邻长”标识牌映入眼帘,邻长姓名、联系电话、主要职责、积分评价等一目了然。
“有矛盾找党员邻长,我们有了说理评理的地方?!币怀〈笥旯螅迕裼嗪何挠肓诰佑啻忠蚺潘祷侍夥⑸场?/font>
党员邻长余书桑冒雨调解,摆事实、讲道理,不仅消除了双方误会,更让余汉文夫妻主动帮对方清理水沟。
邻里和谐是乡村文明最直观的表现。余湾村以30—50户为“邻”设置一名党员邻长,形成“村党支部—党小组—党员邻长”三级网格体系,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、各类隐患排查、矛盾纠纷调解,提升乡村法治意识、法治观念,实现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”。
截至目前,8个党小组25名党员担任邻长,搭建“邻长议事厅”13个,联系服务群众600余户,化解邻里矛盾130余起,协调办理实事213件,为群众提供就业、就医等服务1200多件(次)。
这一机制不仅实现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”,更让党员邻长成为移风易俗的先行者——他们带头认岗领责,带动94名党员参与挂牌亮星活动,引领村民从“叉手看”到“争着干”,主动投身人居环境整治,拆棚子、清杂物、美院子,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同时,邻长们定期走访宣讲,推动婚丧简办、厚养薄葬等新风尚,将移风易俗融入日常治理,累计劝阻大操大办宴席12场,引导村民签订《文明新风承诺书》400余份。
02老旧戏台焕发新生:文化赋能文明实践
在余湾村长海湾,一座老戏台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文化生活的中心,后因久未使用逐渐破败。
2022年,村里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50万元改造戏台,使其变身“百姓大舞台”,成为文明实践的主阵地。如今,每逢节假日,这里都有文艺演出;平日里,村民结伴跳广场舞、排练节目,成为人气最旺的文化地标。
文化繁荣带动了产业发展与文明浸润。百姓大舞台所在地作为游客集散中心,2024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。
村党支部书记余天栋介绍:“去年非遗文化活动吸引周边游客1000多人。”民宿、餐饮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特色农产品开发带动50余户村民增收3.2万元。
此外,舞台周边设置“文明实践公示栏”,定期发布理论宣讲、农技培训、关爱老人等活动安排,全年开展“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乡村”“防诈骗知识讲堂”等文明实践活动46场,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,让文化舞台既承载欢声笑语,也传递文明能量。
03先进典型引路示范:移风易俗成风化人
党员邻长消弭邻里矛盾管用的同时,其典型示范作用同样不可小觑。
以党员邻长为中心户,余湾村累计开展“十佳婆婆”“十佳媳妇”“最美家庭”“卫生示范户”等移风易俗评比活动20余场次,让余春明等“卫生家庭先进户”成为村民身边的榜样。农闲时,余春明主动打扫自家院落,更带动周边村民参与环境美化,形成“立标杆、树典型、学榜样”的良好氛围。
在典型引领下,村里成立“红白理事会”,由老党员、乡贤担任理事,制定《村规民约》明确婚丧事宜标准,将“不铺张浪费”“不盲目攀比”写入条款;开设“文明积分超市”,村民参与环境整治、志愿服务可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,已发放积分1.2万分,兑换物资价值8000余元。
如今的余湾村,移风易俗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:三级网格体系筑牢治理根基,典型评比树立道德标杆,文化舞台激活乡村活力。从邻里和睦到产业兴旺,从环境整治到风尚引领,这座“全国文明村”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,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乡村每个角落。
鄂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鄂州市文明网 ?版权所有 由荆楚网提供技术支持
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